资源共享
教学评价-专家评价意见
自1997年7月以来,从事一线教学研究工作。主要教学研究领域为数控技术方向,在二类、三类等各级期刊上发表《深化数控技术虚拟教学平台的研究》、《基于虚拟技术的风扇叶轮凹模数控加工》、《基于二次曲线数学模型编写数控加工宏程序》等论文十余篇,主编、参编各类教材8部,主持参与省、院级各类教科研课题7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2008获院级专业骨干教师称号,2010年获院级专业带头人称号。2011年,担任机电工程系副主任,从事教学管理工作。
2010年主持中央财政支持电工电子及自动化实训基地对应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建设项目;
2012年主持省级示范机电工程实训中心项目、主持院级精品课程《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建设;
2013年主持省级质量工程项目: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综合改革建设。2010年指导学生参加安徽省第四届数控技能大赛获第6名;
2011年指导学生参加安徽省机械创新设计与制造大赛获一等奖; 2011参加安徽省多媒体教育软件评比获一等奖。
评价
蚌埠职教中心的《数控车编程与实训》课程建设,按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要求,针对学生特点,结合理论教学,突出实践运用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及教学资源,实践教学采用仿真与实操双重模式巩固理论教学,有效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教学项目设计合理,教学案例典型,突出数控车削编程、加工工艺、实践训练的岗位能力要求,有效地提高课程建设水准。
课程建设团队结构合理,师资力量较强,热爱职教事业,能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全方面的开展教学工作。教学资源丰富:多媒体课件、典型案例的设计、虚拟制造的运用、生产视频教学资源及必要的实验实训设备等,为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可靠保障。课程建设突出了中职教育理念,方法上具有灵活性,课程体系设计较为合理,有效地促进了专业的整体建设,教学成效显著。
刘春景,1975年出生,博士、副教授,安徽省教坛新秀,蚌埠市百名优秀青年。主持和参与科研项目8项,其中主持三类项目2项,在各级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共计20余篇,其中一类期刊上发表论文8篇。曾获安徽省教坛新秀奖、蚌埠学院中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蚌埠学院中青年骨干教师、蚌埠学院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蚌埠学院教授后备人选培养对象、蚌埠市百名优秀青年奖等。
对《数控车编程与实训》课程的评价
该课程是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着重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课程。课程采用综合化、一体化教学,特别是实行案例教学,项目化教学模式,充分显示了其课程特点。课程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教书与育人紧密联系在一起,对相关专业的学生掌握数控车削加工技术技能具有重要作用。
张春雨,男,1971年7月生,安徽阜阳人,中共党员,工学硕士,副教授,数控铣技师,硕士生导师,安徽科技学院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现任安徽科技学院机电车辆学院院长助理、机械工程教研室主任。1991年7月分配至安徽科技学院参加工作,2002年10月任工学院党总支委员、教工支部书记,2005年1月任机械基础实验室主任,2007年5月任安徽科技学院工程训练中心副主任,负责机加工、数控和CAD等实训工作,2009年至今任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党总支委员、院长助理。现担任《机械制图》、《数控技术》两门重点课程建设主持人。承担《数控编程技术》、《数控技术》、《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和《计算机辅助绘图》等课程教学工作。先后主持了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1项,省教育厅和校级科研项目6项,省级教研和校级教研项目5项,发表教、科研论文20余篇,编写教材5本。多次获得“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对蚌埠职教中心《数控车编程与实训》课程的评价意见
蚌埠职教中心的《数控车编程与实训》精品课程在教学方法的改革方面,实现了课程学习与工程训练结合;产学结合;课内外结合,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结合;课程学习与职业技能培训及鉴定相结合。将现代教育理念应用于课程教学中,有效提高学生的数控车床编程能力、工艺分析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教学过程积极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并积极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在实践性教学环节,遵循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循序渐进的规律,从单一到综合,从一般到先进,从简单到复杂,使学生逐步掌握适应岗位(群)要求的职业技能,具备本专业要求的综合实践能力与工程素质。
安徽科技学院机车学院副教授:张春雨
- 上一篇:《数控车编程与实训》课程教学计划
- 下一篇:教学评价-学生评价